信息窗:探索交通與建筑的雙重魅力----江蘇省土木建筑學會會員日活動 | ||
發布者:admin 發布時間:2024-11-19 13:14:30 點擊:503 | ||
為學習國家重大工程的強大建設能力和先進技術水平,深入了解設計、施工的關鍵技術和創新理念,11月11-12日,江蘇省土木建筑學會前往深圳開展會員日活動,由江蘇省土木建筑學會副理事長王華帶隊,組織部分專委會、地方學會以及會員單位代表觀摩深中通道工程和深圳瑪絲菲爾總部中心。 11月11日,省學會觀摩團一行前往深中通道實地參觀。深中通道位于珠江三角洲伶仃洋海域,是連接深圳市和中山市的跨海通道,是世界級“橋、島、隧、水下互通”跨海集群工程,也是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核心交通樞紐工程。深中通道線路東起于機場互通立交,西至翠亨東互通,由東人工島、深中隧道、西人工島、深中大橋、萬頃沙互通、中山大橋組成;通道線路主體工程全長約24.0千米,其中海中段長度約22.4千米;通道線路為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主線設計速度為100千米/小時,項目總投資460億元人民幣。
在西人工島上,觀摩團沉浸式體驗深中通道的建設全過程,以時間為軸深入了解深中通道創造的十項“世界之最”。其中橋梁部分5項,即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鋼箱梁懸索橋(主跨1666米)、世界最高通航凈空海中大橋(主塔高270米)、世界最大海中懸索橋錨碇(重約100萬噸)、世界最高懸索橋抗風檢驗風速(臨界顫振風速超80米/秒)、世界最大體量鋼橋面熱拌環氧瀝青鋪裝(鋼橋面鋪裝總面積37.88萬平方米)。海底隧道部分五項:世界最長的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長5035米,沉管毫米級對接)、世界最寬的海底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最寬55.6米)、世界單體體量澆筑最大鋼殼沉管自密實混凝土澆筑(單個標準管節混凝土澆筑方量2.9萬立方米,累計91萬立方米)、世界首例水下高速公路樞紐互通-機場互通立交(東人工島)、世界最寬的可反復折疊M型止水帶應用于沉管最終接頭(3米)。
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車,對完善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絡和珠三角地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進珠江兩岸產業互聯互通以及各類要素高效配置,加快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開啟了一條打造珠三角“一帶一路”文化名片,激活新時期新發展的文化建設之路。
11月12日,省學會觀摩團前往深圳瑪絲菲爾總部中心,中心集辦公、酒店和商業功能于一體,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由新西蘭著名建筑師Fred Van Brandenburg設計,靈感來源于西班牙建筑師高迪的建筑風格以及瑪絲菲爾2006年秋冬大秀視頻中的海鳥,整體造型仿佛一只張開雙翼的雄鷹,自然仿生形態讓整座建筑充滿魔幻和生命力,創造出既美觀又適應生態環境的建筑形態,是一種非常先進和環保的建筑理念。
建造過程是工匠精神的全面體現,建設方對工期無要求,工程于2007年設計,2009年初開工,2021年底竣工,整體施工過程歷時13年。工程運用自然界的各種生物形態,如植物根莖、葉片和動物羽毛等元素豐富設計創作,樹冠般的屋檐、藤蔓般的石壁、叢林般的空間結構使得建筑具有嚴謹邏輯次序的同時,又富質感與動態感,流動與呼吸的感覺在石墻石柱間彌散,回收的天然石材、磚塊和廢棄的碎瓷片重塑后獲得了新的生命力量。大量的弧線、拱形、雙曲面等結構元素,隨處可見的回收舊材再創作,彰顯其對手工藝復興及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該工程先后克服諸多力學、仿生學、綠色技術、施工工藝難點等,單個工程就創出9項國家發明專利和35項實用新型專利。
2024.11.18 | ||
|
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電話:0510-83794882
0510-83797787
網址: http://m.wbbstore.com郵箱l:service@wxqyjc.com
地址: 無錫市錫港西路107號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新聞中心